2011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获得者情况简介
2011年度我校以下十位导师被评为“优秀研究生导师”:
刘树林,洪俊杰,桑百川,郭敏,卢进勇,王素荣,周煊,荆涛,张汉林,陈胜军
|
刘树林,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博导,主要研究专业为数量经济学,曾是200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近两年间,刘树林教授指导研究生发表9篇论文(其中 3篇SSCI检索论文,2篇CSSCI检索论文),指导2名研究生参与1项211工程课题,推荐1名研究生参加中外联合培养项目。突出成绩为:指导研究生发表多篇SSCI检索论文;其指导的博士生王明喜的学位论文获201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刘树林老师的获奖感言为:认认真真为师,踏踏实实做事,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只求问心无愧!
|
|
洪俊杰,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博导,主要研究专业为国际贸易学、区域经济学,曾于2010年获得霍英东青年教师奖,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近两年间,洪俊杰教授指导1名硕士生发表1篇SSCI检索论文,指导1名研究生参与1项科研课题,并有1名研究生获3项校级奖励。突出成绩为:指导硕士生发表SSCI检索论文。洪俊杰老师的获奖感言为:学校是学生求知的港湾,导师应掌握发现学生的需求,及时扬帆启航,将每个学生送到理想的彼岸。
|
|
桑百川,国际经济研究院教授,博导,主要研究专业为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学,曾于2003年获五一首都劳动奖章,2005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7年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近两年间,桑百川教授指导研究生发表论文5篇,指导6名研究生参与8项科研课题,并有2名研究生分别获得校级奖励和商务部研究成果三等奖,此外,还推荐1名研究生参加中外联合培养项目。桑百川老师的获奖感言为:不唯上、不唯书、不唯风,只唯实;不做权势的奴仆,只做真理的喉舌。
|
|
郭敏,金融学院教授,博导,主要研究专业为金融学,曾于2006年获得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称号,2008年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优秀教师称号。2008-2009年,郭敏教授在《投资与合作》杂志主持“商学院”专栏(有关PEVC研究),指导研究生在该专栏发表论文40余篇;近三年指导研究生在包括CSSCI的公开杂志发表论文4篇;并指导10余名研究生参与4项科研课题。郭敏老师的获奖感言为: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分投入,一份回报。身在导师岗位,就要做好奉献的准备,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无愧于学生,无愧于自己。
|
|
卢进勇,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博导,主要研究专业为国际贸易学和金融学,曾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培养跨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入选人员和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学科带头人”。近两年间,卢进勇教授指导研究生发表论文22篇,其中10篇CSSCI检索论文,指导9名研究生参与了12项科研课题,推荐3人参加中外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并有3名研究生获得4项校级奖励。卢进勇老师的获奖感言为:指导教师应注意从专业学习、科研能力、实习锻炼、职业选择和人生设计等多方面帮助与引导学生。
|
|
王素荣,国际商学院教授,硕导,主要研究专业为会计学,曾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近两年间,王素荣教授指导研究生发表论文7篇,其中,在《中国工业经济》、《会计研究》和《上海财经大学学报》等B类杂志各发表1篇,在《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现代财经》和《北京工商大学学报》各发表1篇;指导4名研究生参与2项科研课题;推荐1人参加中外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有4名研究生获得5项校级奖励。王素荣老师的获奖感言为:用情做老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找到快乐和满足!做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帮助学生不断提高研究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引导学生走好迈向社会这一步。
|
|
周煊,国际商学院副教授,硕导,主要研究专业为企业管理,是2009年国家级精品课程《国际企业管理》及2009年管理系列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核心成员。近两年间,周煊副教授指导的研究生发表2篇CSSCI检索论文,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此外,还指导5名研究生参与3项科研课题,指导的研究生获得过校研究生综合奖学金、校党总支理论学习一等奖、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大赛优秀案例等奖励。周煊老师近年推荐了研究生到中国石化、深圳同创伟业、招商证券、深发展银行、美国江森自控、德国西克麦哈仪器等公司实习,有两名学生在其推荐的实习单位就业。周煊老师的获奖感言为:能够与学生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并感受到他们的快速成长是一件最快乐的事情!“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与大家共勉!
|
|
荆涛,保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风险管理与保险。曾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十佳优秀教师称号。近两年间,荆涛教授指导研究生发表论文4篇,其中1篇为CSSCI检索论文。指导13名研究生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及横向科研课题3项,推荐1人参加中外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并有2名研究生获得全国大学生“平安励志奖”二等奖。荆涛老师的获奖感言为:指导学生具备敏锐的学术视角、国际化的研究视野和审慎的批判精神,才能做出系统创新的研究成果。
|
|
张汉林,WTO研究院教授,博导,主要研究专业为世界经济,曾指导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并有12篇涉及我国外经贸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的报告受到中央领导的批示。近两年间,张汉林教授指导研究生发表论文8篇CSSCI检索论文,指导10名研究生参与6项科研课题,推荐2人参加中外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并有3名研究生获得4项部级奖励和1项校级奖励。张汉林老师的获奖感言为:“我喜欢孟子的那句名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人生一乐也。我愿在贸大的沃土上精耕细作,让每一颗希望的种子都迸发出无限生机,都成长为栋梁之材!”。
|
|
陈胜军,国际商学院副教授,硕导,主要研究专业为企业管理。近两年间,陈胜军副教授指导研究生发表论文7篇,其中2篇为CSSCI检索论文;与研究生合作编写教材3部;指导2名研究生参与2项科研课题。陈胜军老师还非常关注研究生的就业工作,积极为学生争取实习机会,并且成功推荐两名研究生高质量就业。陈胜军老师的获奖感言为:能得贸大的研究生英才而教育之,是我的一大乐事。培养学生不是要灌一桶水,而是要点一把火。教育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校时,我顺势引导他们,在旁边欣赏他们、鼓励他们,燃起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让他们更睿智、更自信、更厚重;离校后,我在惠园守望他们,时时传来他们的好消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对他们充满了信心!
|